积不相能的成语故事


积不相能

拼音jī bù xiāng néng

基本解释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君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淡,不为之备,终受制矣。”


积不相能的典故

公元23年,更始帝刘玄派刘秀率军同谢躬的军队一起去攻打在邯郸称帝的王郎。刘秀与谢躬向来不合。但刘秀很有心计,表面称赞谢躬,请他配合打仗。谢躬的妻子提醒他要防范刘秀,因为他们长期不友善。刘秀用计杀害了谢躬全家。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积不相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功亏一篑 《尚书 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痛定思痛 唐 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敌众我寡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付之一炬 唐 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前瞻后顾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七十致仕》:“死期将至,尚留金紫之班,而必至日暮途远,夜行不休,前瞻后顾,无所栖归,不亦太可怜乎!”
大惑不解 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八荒之外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慌里慌张 老舍《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因为伯龙就是那么个一天到晚慌里慌张的人,这个脚朝天的图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
云天雾地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田里功夫,他比你爸爸还强一色。就是有点面胡,吃了酒,尤其是有点云天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