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得计的成语故事

拼音zì yǐ wéi dé jì
基本解释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自以为得计的典故
唐宪宗时期,力图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遭到贬黜,柳宗元因此也被贬官。好友韩愈为柳宗元作《柳子厚墓志铭》,谈到人在困窘时才能显出气节道义,那些表面握手言欢似乎肝胆相照,背后却落井下石还自以为计,真是可悲。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自以为得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圆颅方趾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精神训》:“故头之圆也像天,足之方也像地。” |
安身之处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
合浦珠还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循吏传 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
强中自有强中手 | 元·无名氏《隋何赚风魔蒯彻》第三折:“你个萧何休夸蒯彻舌,这的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
横眉冷对千夫指 | 鲁迅《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目光短浅 |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章:“这位精明的庄稼人思前想后,竟得出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结论。” |
发综指示 |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
先声夺人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一年》:“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
正身明法 | 《晋书 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 |
掉以轻心 | 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