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利相死的成语故事

拼音tóng lì xiāng sǐ
基本解释谓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同利相死,同情相成。”
暂未找到成语同利相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同利相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倾家荡产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董和传》:“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 |
| 脆而不坚 |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
| 以权谋私 | 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以权谋私,化公为私。” |
| 天涯海角 | 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
| 活蹦乱跳 |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 |
| 鬼烂神焦 | 唐 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
| 学而不厌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 反治其身 | |
| 东扶西倒 | 宋 杨万里《过南荡》诗:“笑杀槿篱能耐事,东扶西倒野酴醿。” |
| 神采奕奕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