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灼
词语解释
焦灼[ jiāo zhuó ]
⒈ 非常着急;焦躁忧虑。
例焦灼不安。
英deeply worried;
⒉ 烧焦。
英burnt;
引证解释
⒈ 烧毁;灼伤。
引晋 葛洪 《神仙传·焦先》:“先 危坐庵下不动,火过庵烬, 先 方徐徐而起,衣物悉不焦灼。”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奇》:“内侍 李舜举 家曾为暴雷所震……其漆器银釦者,银悉鎔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商》:“﹝恶少﹞执 大商 及妇,炮烙之……﹝弟﹞视兄嫂,两股焦灼。”
⒉ 非常着急和忧虑。
引《后汉书·蔡邕传》“﹝ 邕 ﹞奏其所著十意” 李贤 注引《蔡邕别传》:“忧怖焦灼,无心能復操笔成草。”
《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虽尚视息,忧惕焦灼,未知躯命,竟在何时。”
清 黄钧宰 《金壶七墨·杨广文》:“买户变计不许,由是昼夜焦灼。”
茅盾 《子夜》十二:“﹝ 吴荪甫 ﹞带着他那种虽未失望然而焦灼的心情,他匆匆地跑进益中公司去了。”
⒊ 酷热。
引唐 康骈 《剧谈录·李相国宅》:“出户则火云烈日,熇然焦灼。”
唐 韦应物 《夏冰歌》:“咫尺炎凉变四时,出门焦灼君詎知?”
国语辞典
焦灼[ jiāo zhuó ]
⒈ 被火烧灼。
引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〇·神奇》:「银悉镕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
《聊斋志异·卷七·二商》:「视兄嫂,两股焦灼。」
⒉ 非常焦虑、著急。
引《三国志·卷六〇·吴书·周鲂传》:「虽尚视息,忧惕焦灼,未知躯命竟在何时。」
《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济川听得,十分焦灼。」
近焦虑 焦急 焦躁
反安详
英语(literary) deeply worried
法语très anxieux, bien tourmenté
最近近义词查询:
出入的近义词(chū rù)
化名的近义词(huà míng)
苦难的近义词(kǔ nàn)
柔美的近义词(róu měi)
国家的近义词(guó jiā)
依恋的近义词(yī liàn)
微乎其微的近义词(wēi hū qí wēi)
保密的近义词(bǎo mì)
回扣的近义词(huí kòu)
轰动的近义词(hōng dòng)
冒充的近义词(mào chōng)
护理的近义词(hù lǐ)
遭遇的近义词(zāo yù)
公正的近义词(gōng zhèng)
记住的近义词(jì zhù)
方圆的近义词(fāng yuán)
现代的近义词(xiàn dài)
个人主义的近义词(gè rén zhǔ yì)
草稿的近义词(cǎo gǎo)
东瀛的近义词(dōng yíng)
左右的近义词(zuǒ yòu)
安身的近义词(ān shēn)
随声附和的近义词(suí shēng fù hè)
利用的近义词(lì yòng)
教唆的近义词(jiào suō)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