钤记
词语解释
钤记[ qián jì ]
⒈ 旧时受地方长官委任办事的机关或人员所用的木制印章,通常长方形。
英official seal;
引证解释
⒈ 明 制,凡按 洪武 定制所设官吏皆用方印,未入流各官则用条记。其后因事添设,则由朝廷颁发关防治事。 清 代称“鈐记”。
引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俄罗斯专辑》:“伪书用印两颗,鈐盖不合式,又非边界头目鈐记。”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印关防条记》:“明 沉德符 《野获编》云:本朝印记,凡为祖宗朝额设者,俱方印,而未入流则用条记。其后因事添设,则赐关防治事,即督抚大臣及总镇大帅亦然。按,此三者与今制同,惟条记之名今作鈐记。”
⒉ 指机关公章。
引邓洪 《山中历险记》:“我什么也没有携带,只把一颗保卫局的钤记和一些机密文件包好扎在腰带上。”
国语辞典
钤记[ qián jì ]
⒈ 清制佐治副官所用的一种印信,明代称为条记,现今政府各机关的印章有的仍用钤记的称呼。
近印章
最近近义词查询:
震惊的近义词(zhèn jīng)
颤动的近义词(chàn dòng)
法规的近义词(fǎ guī)
身体的近义词(shēn tǐ)
整个的近义词(zhěng gè)
漫步的近义词(màn bù)
蛮干的近义词(mán gàn)
写作的近义词(xiě zuò)
孩子的近义词(hái zǐ)
感奋的近义词(gǎn fèn)
损坏的近义词(sǔn huài)
太平的近义词(tài píng)
公共的近义词(gōng gòng)
十全十美的近义词(shí quán shí měi)
相同的近义词(xiāng tóng)
同一的近义词(tóng yī)
佛教的近义词(fó jiào)
艰苦的近义词(jiān kǔ)
增长的近义词(zēng zhǎng)
充斥的近义词(chōng chì)
战胜的近义词(zhàn shèng)
许多的近义词(xǔ duō)
年终的近义词(nián zhōng)
如许的近义词(rú xǔ)
概要的近义词(gài yào)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