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知
词语解释
见知[ jiàn zhī ]
⒈ 见而知之。指同时代的事,以别于后代对前代事的“闻而知之”。语本《孟子·尽心下》:“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
⒉ 谓明见明知,并不隔膜。
⒊ 受到知遇。
⒋ 为人所知。
⒌ 见“见知法”。
引证解释
⒈ 见而知之。指同时代的事,以别于后代对前代事的“闻而知之”。
引语本《孟子·尽心下》:“由 尧 舜 至於 汤,五百有餘岁。若 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 汤,则闻而知之。”
清 颜元 《存学编·总论诸儒讲学》:“其效使见知闻之者,知尊慕 孔 孟,善谈名理,不作恶,不奉释 老 名号。”
⒉ 谓明见明知,并不隔膜。
引《韩非子·难一》:“有赏者君见其功,有罚者君知其罪,见知不悖於前,赏罚不弊於后,安有不葬之患。”
⒊ 受到知遇。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飞廉 以善走事 紂,恶来 多力见知。
引周武王 伐 紂,兼杀 恶来。”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王逢原》:“王逢原 见知 王荆公,一时附丽之徒,日满其门,进誉献諛,初不及文字间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刘元子》:“嵩阳 守 重庆,铜梁 大司马 张襄宪公 佳胤 以童子见知,爱如己子。”
⒋ 为人所知。
引清 侯方域 《管夫人画竹记》:“而天下之文雅鉴赏者,固虽欲观之,而祕阁禁严,不能到也,是终无由见知於世也。”
⒌ 见“见知法”。
最近近义词查询:
正义的近义词(zhèng yì)
不能的近义词(bù néng)
高手的近义词(gāo shǒu)
气势的近义词(qì shì)
紧迫的近义词(jǐn pò)
分化的近义词(fēn huà)
发展的近义词(fā zhǎn)
生成的近义词(shēng chéng)
切切的近义词(qiè qiè)
拷打的近义词(kǎo dǎ)
毋庸的近义词(wú yōng)
言语的近义词(yán yǔ)
组成的近义词(zǔ chéng)
土地的近义词(tǔ dì)
城市的近义词(chéng shì)
干涸的近义词(gān hé)
终于的近义词(zhōng yú)
老是的近义词(lǎo shì)
消磨的近义词(xiāo mó)
掩藏的近义词(yǎn cáng)
增长的近义词(zēng zhǎng)
闾里的近义词(lǘ lǐ)
里面的近义词(lǐ miàn)
若即若离的近义词(ruò jí ruò lí)
动身的近义词(dòng shē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