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躬诗
[唐代]:崔湜
尝闻古人说:正直神不欺。忠义恒独守,坚贞每自持。
效官已十载,理剧犹未期。狱听除苛惨,刑章息滞疑。
岂得保世业,谅以答明时。顾无白玉玷,忽负苍蝇诗。
扃锢非所耻,幽冤谁为辞!楚囚应积□,秦系亦衔悲。
永夜振衣坐,故人不在兹。流灵自芜漫,芳草独葳蕤。
日月行无舍,平生志莫追。山林如道丧,州县岂心期?
助思纷何在,清神怅不怡。自怜暗成事,感叹兴此词。
嘗聞古人說:正直神不欺。忠義恒獨守,堅貞每自持。
效官已十載,理劇猶未期。獄聽除苛慘,刑章息滞疑。
豈得保世業,諒以答明時。顧無白玉玷,忽負蒼蠅詩。
扃锢非所恥,幽冤誰為辭!楚囚應積□,秦系亦銜悲。
永夜振衣坐,故人不在茲。流靈自蕪漫,芳草獨葳蕤。
日月行無舍,平生志莫追。山林如道喪,州縣豈心期?
助思紛何在,清神怅不怡。自憐暗成事,感歎興此詞。
唐代·崔湜的简介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崔湜共有诗(39篇)
明代:
郭之奇
或歌或罢有馀思,不可如何赋远而。日月惊心成老大,风云逼眼动愁悲。
人间美景当头错,山背烟容觌面欺。斗室何关终古事,此中惆怅复谁知。
或歌或罷有馀思,不可如何賦遠而。日月驚心成老大,風雲逼眼動愁悲。
人間美景當頭錯,山背煙容觌面欺。鬥室何關終古事,此中惆怅複誰知。
明代:
陈履
疏星淡月秣陵秋,独客翛然动远愁。万里音书悬北雁,孤山风物异南楼。
光摇石室凉应透,影落银河净欲流。是处旅魂惊不定,清砧遥夜送声幽。
疏星淡月秣陵秋,獨客翛然動遠愁。萬裡音書懸北雁,孤山風物異南樓。
光搖石室涼應透,影落銀河淨欲流。是處旅魂驚不定,清砧遙夜送聲幽。
明代:
边贡
淮浦泱泱淮水流,月明长照浦中楼。白鹤青猿好相访,主人今只在滁州。
淮浦泱泱淮水流,月明長照浦中樓。白鶴青猿好相訪,主人今隻在滁州。
:
金鉴才
野梅如雪缀寒条,梦断孤山月已凋。锦色千重应物累,春愁一点许君消。
贪泉穿石真迷眼,细柳经风竟折腰。不觉只今林下客,青毡自拥话前朝。
野梅如雪綴寒條,夢斷孤山月已凋。錦色千重應物累,春愁一點許君消。
貪泉穿石真迷眼,細柳經風竟折腰。不覺隻今林下客,青氈自擁話前朝。
明代:
林熙春
为赋初衣愧不才,宁云几动见几回。起家忠谏劳天语,一字千金换不来。
為賦初衣愧不才,甯雲幾動見幾回。起家忠谏勞天語,一字千金換不來。
宋代:
赵蕃
木落山空君未归,我行江山几依依。
山空木落有佳处,政尔待君相发挥。
木落山空君未歸,我行江山幾依依。
山空木落有佳處,政爾待君相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