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
[唐代]:李治
吴王宴罢歌台晚,斜日清江映阑槛。台上西施醉捧心,江边东越愁尝胆。
鸱夷裹尸去不还,麋鹿散迹游其间。秋深明月照高树,惊乌啼落丹枫寒。
功名独羡陶朱子,一夜扁舟弄云水。
吳王宴罷歌台晚,斜日清江映闌檻。台上西施醉捧心,江邊東越愁嘗膽。
鸱夷裹屍去不還,麋鹿散迹遊其間。秋深明月照高樹,驚烏啼落丹楓寒。
功名獨羨陶朱子,一夜扁舟弄雲水。
唐代·李治的简介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李治共有诗(18篇)
:
陈廷敬
春蚓秋蛇虿尾钩,家鸡野鹜岂同俦。祇应落墨惊纨扇,画作桓家乌牸牛。
春蚓秋蛇虿尾鈎,家雞野鹜豈同俦。祇應落墨驚纨扇,畫作桓家烏牸牛。
明代:
王恭
卖药囊中况有钱,长桑亲诀旧曾传。心知肘后岐黄秘,老向人间草木年。
杏满香林澄夕露,桔垂秋井漾寒泉。祗今黄发青山里,无那看云日醉眠。
賣藥囊中況有錢,長桑親訣舊曾傳。心知肘後岐黃秘,老向人間草木年。
杏滿香林澄夕露,桔垂秋井漾寒泉。祗今黃發青山裡,無那看雲日醉眠。
宋代:
赵鼎
花飞便觉春容减,一阵狂风满地红。可惜馀芳留不得,夜深人静月朦胧。
花飛便覺春容減,一陣狂風滿地紅。可惜馀芳留不得,夜深人靜月朦胧。
明代:
郑岳
君去洞庭何处住,海门迢递接东瓯。湖田岁熟收粳稻,烟渚秋高弄钓舟。
漫说孔明无将略,早知若水是仙流。浮生万事何时尽,都把閒情付白鸥。
君去洞庭何處住,海門迢遞接東瓯。湖田歲熟收粳稻,煙渚秋高弄釣舟。
漫說孔明無将略,早知若水是仙流。浮生萬事何時盡,都把閒情付白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