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彭赴嘉兴训导 其一
[明代]:文徵明
清时一命忝师儒,百里邻州接里闾。志养于今欣有禄,官贫莫叹食无鱼。
微名聊足酬初志,多暇何妨读旧书。九十老人须在念,频频书札问兴居。
清時一命忝師儒,百裡鄰州接裡闾。志養于今欣有祿,官貧莫歎食無魚。
微名聊足酬初志,多暇何妨讀舊書。九十老人須在念,頻頻書劄問興居。
唐代·文徵明的简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共有诗(506篇)
宋代:
方岳
芦荻花寒山月小,西风吹雁又江南。
夜谈往事六太息,老觉吾侪七不堪。
蘆荻花寒山月小,西風吹雁又江南。
夜談往事六太息,老覺吾侪七不堪。
元代:
杨维桢
桂树丛生兮轩之阳。沐雨露兮含风霜。王孙不归兮春草歇而不芳。轩中之人兮寿而康。
折琼枝以为佩兮餐金粟以为粮。轩中之乐兮乐无央。
桂樹叢生兮軒之陽。沐雨露兮含風霜。王孫不歸兮春草歇而不芳。軒中之人兮壽而康。
折瓊枝以為佩兮餐金粟以為糧。軒中之樂兮樂無央。
清代:
杨玉衔
草草庖厨着意莹。盘盎寒生。携锄种菜荒田,认桂枝、量记窗棱。
少年无赖事,回首分明。老觉岩阿有旧盟。鹤友猿朋。
草草庖廚着意瑩。盤盎寒生。攜鋤種菜荒田,認桂枝、量記窗棱。
少年無賴事,回首分明。老覺岩阿有舊盟。鶴友猿朋。
宋代:
张扩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靓妆无数招不应,曾与先生护名节。
即今湖上荆棘满,谁见穿林度飞雪。道傍数本忽照眼,所喜风流未中绝。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靓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
元代:
耶律楚材
殷勤敬礼辟支牙,缘在西庵居士家。午夜飞光惊晓月,六时腾焰灿朝霞。
一番顶带因初结,七转生天果不差。庸士执方犹未信,防风安得骨专车。
殷勤敬禮辟支牙,緣在西庵居士家。午夜飛光驚曉月,六時騰焰燦朝霞。
一番頂帶因初結,七轉生天果不差。庸士執方猶未信,防風安得骨專車。
明代:
林光
到处耕庸亦不悲,巢栖穴处尚谙时。三秋异卉终难好,一柱颓波别有裨。
当宁叠能崇礼数,四山元亦托心知。生刍迢递来今日,一瓣名香孺子祠。
到處耕庸亦不悲,巢栖穴處尚谙時。三秋異卉終難好,一柱頹波别有裨。
當甯疊能崇禮數,四山元亦托心知。生刍迢遞來今日,一瓣名香孺子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