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凉梁惟正爱日堂
[明代]:王恭
来日短短去日多,百龄悠悠易蹉跎。事亲不可得而久,日短心长知奈何。
帘前白日閒来度,强半光阴夜中去。长日须教十二时,时时好在承颜处。
游宦因兹想故乡,铜鱼山色对高凉。家临电白城头树,走马别来凡几霜。
忆昨西台著绣衣,今为花县亦忘机。寥寥廨宇秋灯下,海阔天遥有梦归。
來日短短去日多,百齡悠悠易蹉跎。事親不可得而久,日短心長知奈何。
簾前白日閒來度,強半光陰夜中去。長日須教十二時,時時好在承顔處。
遊宦因茲想故鄉,銅魚山色對高涼。家臨電白城頭樹,走馬别來凡幾霜。
憶昨西台著繡衣,今為花縣亦忘機。寥寥廨宇秋燈下,海闊天遙有夢歸。
唐代·王恭的简介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共有诗(810篇)
:
金幼孜
玉堂清切地,潇洒出氛埃。雨点疏疏过,天香冉冉来。
隔花莺历乱,近水燕飞回。朝退有馀暇,新诗取次裁。
玉堂清切地,潇灑出氛埃。雨點疏疏過,天香冉冉來。
隔花莺曆亂,近水燕飛回。朝退有馀暇,新詩取次裁。
清代:
陈忠平
几度登临约未成,偶从雨隙得微晴。烟光色散诸般幻,水镜天开一线明。
香火终年车络绎,沙丘亘古棘纵横。我来不为前途卜,但与閒鸥有旧盟。
幾度登臨約未成,偶從雨隙得微晴。煙光色散諸般幻,水鏡天開一線明。
香火終年車絡繹,沙丘亘古棘縱橫。我來不為前途蔔,但與閒鷗有舊盟。
宋代:
赵时韶
行到颓墙与断桥,试和明月拗枝头。
江南多少闲儿女,带着梅花便带愁。
行到頹牆與斷橋,試和明月拗枝頭。
江南多少閑兒女,帶着梅花便帶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