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共有诗(675篇)
宋代:
李彭
纷纷著作能上马,衮衮紫微俱斲窗。韩侯遽绾铜章去,岂坐双流带二江。
紛紛著作能上馬,衮衮紫微俱斲窗。韓侯遽绾銅章去,豈坐雙流帶二江。
宋代:
苏辙
积因得果通三世,临老长闲自一时。
久尔观心终未悟,偶然见道了无疑。
積因得果通三世,臨老長閑自一時。
久爾觀心終未悟,偶然見道了無疑。
宋代:
司马光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四合連山缭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
:
郭印
孤馆幽幽一境清,昼长无事亦无营。
睡频推枕仍重起,坐久抛书却再行。
孤館幽幽一境清,晝長無事亦無營。
睡頻推枕仍重起,坐久抛書卻再行。
清代:
丘逢甲
百砚斋中十二方,买从京口压归航。汉碑周鼓留残篆,珍重流传古揭阳。
百硯齋中十二方,買從京口壓歸航。漢碑周鼓留殘篆,珍重流傳古揭陽。
明代:
石宝
从仕二十载,卜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转,无问喧与僻。
最后移阙西,地位更平直。趋鼓向启明,绕尽宫树碧。
從仕二十載,蔔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轉,無問喧與僻。
最後移阙西,地位更平直。趨鼓向啟明,繞盡宮樹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