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端的诗 > 送濮阳录事赴忠州

送濮阳录事赴忠州

[唐代]:李端

成名不遂双旌远,主印还为一郡雄。赤叶黄花随野岸,

青山白水映江枫。巴人夜语孤舟里,越鸟春啼万壑中。

闻说古书多未校,肯令才子久西东。

李端简介

唐代·李端的简介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共有诗(218篇)

猜你喜欢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九

宋代左纬

妻儿共一区,日夜谨相守。遥惊白旗来,不觉四散走。

汝死吾不知,吾亡汝何咎。隔林闻哭声,相见真成偶。

赴昆山悼顾武祥

明代皇甫汸

东山辞满日,北郭送归年。驻马旌方举,鸣笳座已迁。

伤心宿草地,洒涕菊花天。赖有徐卿子,宁云似舅贤。

答卢式

明代皇甫汸

王风寖失古,颓波荡自今。李生陈大雅,刘子抱文心。

弱余振鸿藻,高义抗词林。归田守玄默,闭关谢沉吟。

弘历

春雨既优沾,望晴人尽同。朝来徂云净,树杪吹凉风。

一慰复一虑,新麦正芃芃。过寒生理妨,踟蹰意无悰。

瑞峰院夜语奉酬郑簿

宋代林亦之

百级上层峦,呼镫同所欢。

瓷杯真有道,行李似无官。

用晦以三寸箧贮金字佛经咒二十余卷精工之甚感而赋谢

明代王世贞

函端舍利发,知尔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终。

真文玄奘熟,梵字苑咸工。大类群龙藏,收来一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