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杜牧的诗 >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唐代]:杜牧

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

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译文及注释

译文

建安七子论作诗哪个比得此公?曹植刘桢也应当在您指挥之中。

虽知当日推荐祢衡有个孔文举,可叹没有人再作“乞火”的蒯通。

朝廷的楼台常常牵动您的魂梦,像那西江波涛远远遮蔽天空。

可惜您“故国三千里"的名句,白白地传唱在皇帝的后宫。

注释

长句:指七言诗。

七子:指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曹刘:曹植、刘桢,二人是当时著名的诗人。

荐:举荐。衡:祢衡。文举:孔融字文举。祢衡是汉末辞赋家,性格刚强。孔融爱其才,上书推荐他。句后原注:“令狐相公曹表荐处士。”令狐相公即令狐楚。

“乞火”句:乞火:用汉代蒯通典故,详见《汉书·蒯通传》。蒯通当时任曹参门客,曾为两位隐士说好话,使曹参重用他们。令狐楚表荐张祜,穆宗问元稹,元稹贬低张祜,穆宗终不用张祜。

北极:指北极星,此处喻朝廷。挂梦:梦中思念。

西江:从西面来的大江,即长江。张祜居地丹阳(今江苏丹阳)近长江。

可怜:可惜。故国三千里: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

六宫:皇帝的后宫。

参考资料:

1、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杜牧诗文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98页

2、任文京.杜牧诗歌精选: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01:第92页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会昌五年(845),杜牧时任池州刺史。张祜,见《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注。张祜有《江上旅泊呈池州杜员外》,此即唱和之作。

参考资料:

1、罗时进.杜牧集:凤凰出版社,2014.10:第136页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鉴赏

  此诗从题材上来说属于应酬之作,但是由于诗人与张祜同是怀才不遇,深有感触而发,故而这首和诗写得很有真情与深度。

  首联盛赞张祜诗才高绝:他的才华高过建安七子,连曹植与刘桢都不在话下。这显然是杜牧对张祜的过誉之词,但由于是古人赠答诗中常见的客套话,也就无足深怪。

  颔联叙述张祜的不平遭遇:他曾得宰相令狐楚的荐举,就像当日孔融推荐祢衡一样;但是他却没有遇着蒯通那样的人为之旁敲侧击说好话,却碰到了说坏话的元稹,以至于终身没有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此处诗人使用正反两个典故,十分含蓄而得当。

  颈联表现张祜对朝廷不改其忠贞,隐居乡野之间也不放弃自己的志向:他在梦中还一直牵挂朝廷,他的胸怀就像流经住处的长江一样浩大,有并吞万里长空之势。以“北极”比喻朝廷是诗中所常用的,而下句的“西江”既在形式上与上句的“北极”构成对仗,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张祜胸怀抱负的曲喻,在修辞上十分巧妙。

  尾联归结到张祜文才高妙而不得重用的不幸遭遇上:他所作的《宫词》,在皇帝的后宫中被宫女们广泛传唱着,可是又有什么用呢?这并不能对他的身世遭遇有所改变,所以说是“虚唱”;而“故国三千里”,一方面是张祜《官词》的原句,另一方面也是暗示张祜隐居乡野之间,距离朝廷十分遥远。全诗就在这深沉的慨叹之中戛然终止,给人留下无穷感叹。

  此诗使用典故巧妙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写得有气势,表现了杜牧对张祜的赞赏。当时的诗人郑谷,故称有诗吟咏此事:“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惟应杜紫微(指杜牧,曾任紫微舍人)。”

杜牧简介

唐代·杜牧的简介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共有诗(438篇)

猜你喜欢

悼容师希白教授三首 其二

陈永正

金石公知重,閒摩暮复朝。时艰心自热,骨立毁难销。

奇字蟠胸得,豪怀向日饶。森森化云去,一代溉新苗。

次韵李豸秀才来别子瞻仍谢惠马二首

宋代苏辙

小床卧客笑元龙,弹铗无舆下舍中。

五马不辞分后乘,轻裘初许敝诸公。

长山谒范公祠四绝 其三

明代张吉

拜相后先公与马,公多容色马多忧。若更庆历为元祐,公亦须忧到死休。

与孙文学廷璋并示孙上舍悦祖暨朱文学侗得三十一韵

清代姚燮

我昔未遇君,先与君兄交。闻有弱冠弟,关览凌群髦。

但视兄卓奇,知非人过褒。邻郡面易谋,鄙愿胸久操。

点绛唇 寄兴

明代曹溶

斜掩红窗,影迷前日桃花路。送春三度,只有人如故。

瘦减腰围,每被征衫诉。归心误,雨声深处,江上扁舟暮。

题扇寄何上舍

明代湛若水

何曾二子游杨辈,霜雪青霞候我门。可是行云无定迹,东风招手白云端。